触发器¶
约 3542 个字 90 张图片 预计阅读时间 18 分钟
概述¶
触发器的基本特点和作用¶
Flip-Flop,简写为FF,又称双稳态触发器
基本特点¶
-
具有两个能自保持的稳定状态(稳态)
- 通常用输出端Q的状态来表示触发器的状态。如\(Q=0\)、\(\overline Q=1\)时,表示0状态;\(Q=1\),\(\overline Q=0\)时,表示 1 状态
-
在输入信号作用下,触发器的两个稳定状态可相互转换(状态的翻转)
- 输入信号消失后,新状态可长期保持下来,具有记忆功能,可存储二进制信息
触发器的作用¶
- 触发器和门电路是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
- 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
- 由它构成的电路在某时刻的输出不仅取决于该时刻的输入,还与电路原来状态有关(时序逻辑电路)
- 而门电路无记忆功能,由它构成的电路在某时刻的输出完全取决于该时刻得到输入,与电路原来状态无关(组合逻辑电路)
触发器的类型¶
按逻辑功能分¶
- RS触发器
- D触发器
- JK触发器
- T触发器
- \({T}'\)触发器
按触发方式¶
- 电平触发器
- 边沿触发器
- 主从触发器
按电路结构分¶
- 基本RS触发器
- 同步触发器
- 主从触发器
- 边沿触发器
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¶
主要有特性表、特性方程、激励表(驱动表)、状态转换图和波形图(时序图)等
基本触发器¶
由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¶
电路组成¶
逻辑功能¶
由于是与非门,所以是0的优先级更高,因为有0出 1
\(\overline {S_D}\)和\(\overline {R_D}\)是不能同时为0的,但有时候难免操作失误让这两个信号同时为0了,就得要进行信号的撤销,让信号同时由0变为 1 ,但是由于输出的延时,故无法确定它的状态是0状态还是1状态
特性表¶
触发器次态\(Q^{n+1}\)与输入信号\(\overline {R_D}\)、\(\overline {S_D}\)和电路原有状态(现态\(Q^n\))之间关系的真值表
现态\(Q^n\):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之前的状态
次态\(Q^{n+1}\):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之后的状态
现态和次态是两个相邻时间里触发器输出端的状态
如何理解
- 由于都是非,所以要低电平才会起作用
- \(\overline {R_D}\)的含义是Reset,所以\(\overline {R_D}=0\)时起的作用是置0
- \(\overline {S_D}\)的含义是Set,所以\(\overline {S_D}=0\)时起的作用是置 1
- 两个都是高电平不起作用,则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
约束条件:\(\overline {R_D}+\overline {S_D}=1\)
特性方程¶
触发器次态\(Q^{n+1}\)与输入信号\(\overline {R_D}\)、\(\overline {S_D}\)及现态\(Q^n\)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式
状态转换图¶
表示触发器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(或保持状态不变时),对输入信号的要求
驱动表¶
根据触发器次态\(Q^{n+1}\)和现态\(Q^n\)的值来确定输入信号取值的关系表,又称激励表
上面这个“X”并不是说约束项,而是意味着任取0或 1 都可以
在分析包含触发器的逻辑电路时,应熟练运用特性表,特性方程和状态转换图,而在设计含有触发器的逻辑电路,则运用触发器的驱动表
一般画RS触发器都是\(Q\)与\(\overline Q\)同时画的,因为会有涉及到输出违反约束条件同时为 1 的情况
由或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¶
电路组成¶
逻辑功能¶
由于是或非门,则 1 的优先级更高,因为有 1 出 0
特性表¶
特性方程¶
基本RS触发器的两种形式比较¶
基本RS触发器的优缺点¶
优点¶
电路简单,具有置0、置 1 和保持功能,是构成各种触发器的基础,可用作数据寄存、消抖开关、脉冲变换
缺点¶
- 输入电平直接控制输出状态,使用不便,抗干扰能力差
- 输入有约束条件
集成基本触发器¶
CMOS集成基本触发器:CC4044¶
TTL集成基本触发器:74LS279¶
同步触发器¶
同步触发器(Synchronous Flip-Flop):在数字系统中,为了协调各部分有节拍地工作,通常要求一些触发器在同一时刻工作。为此,必须采用同步脉冲,使这些触发器在同步脉冲作用下根据输入信号同时改变状态,而在没有同步脉冲输入时,触发器保持原状态不变,这个同步脉冲称为时钟脉冲CP(Clock Pulse)
具有时钟脉冲控制的触发器称为时钟触发器,又称钟控触发器
同步RS触发器¶
电路组成¶
逻辑功能¶
发现和由或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特性表是一样的,R、S信号都是高电平有效
包含了异步端的同步RS触发器¶
R、S称为同步输入端,因为加在R、S端的输入信号能否进入触发器而被吸收,是==受时钟脉冲CP同步控制的==
\(\overline S_D\)、\(\overline R_D\)称为异步输入端,也称直接置位和复位端
- 当\(\overline S_D=0\)时,触发器被置位到 1 状态
- 当\(\overline R_D=0\)时,触发器被复位到0状态
- 其作用与CP无关
异步输入端是用来预置触发器的初始状态,或在工作中强行置位和复位触发器,平时不工作时,\(\overline S_D=\overline R_D=1\)
特性表&特性方程¶
注:上面是\(CP=1\)期间有效,若\(CP=0\)则\(Q^{n+1}=Q^n\)
状态转换图¶
典例分析¶
注:最后一个区间\(CP\)撤销,状态不定,因为\(CP\)撤销和\(RS\)撤销效果一样的
同步RS触发器的优缺点¶
优点¶
时钟电平控制:在\(CP=1\)期间触发器接受输入信号,\(CP=0\)时保持状态不变,多个触发器可以在同一时钟脉冲控制下同步工作,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方便,其抗干扰能力也比基本RS触发器强得多
缺点¶
- 存在不定状态,R、S之间仍有约束
- 存在空翻现象:在\(CP=1\)期间,输入信号的多次变化,使触发器的状态也随之多次变化,只能用于数据锁存,而不能用于计数器、寄存器和存储器中
同步D触发器¶
就是在原先的同步RS触发器的R和S之间增加了一个非门
电路组成¶
逻辑功能¶
特性表&特性方程¶
没有约束条件,那么画输出图像的时候就不需要\(Q\)和\(\overline Q\)同时画了,可以直接画完\(Q\)之后取反
状态转移图¶
典例分析¶
注:空翻现象就是中间标注0和 1 的那一段,输入信号的多次变化,使触发器的状态也随之多次变化
同步D触发器的特点¶
- 时钟电平控制,输入无约束问题,优于同步RS触发器
- \(CP=1\)时跟随,下降沿到来时才锁存
- 仍然存在空翻现象,限制了同步触发器的应用
集成同步D触发器:74LS375¶
内部结构也和我们上面学过的略有不同(因为上面\(G_1\)、\(G_2\)用的是或非门\(G_3\)、\(G_4\)用的是与门)
边沿触发器¶
边沿触发器(Edge-Triggered Flip Flop):只在时钟脉冲CP的上升沿或下降沿接收输入信号,而在\(CP=1\)及\(CP=0\)期间以及CP非约定边沿,触发器不接收数据,保持状态不变
相对于同步(电平)触发器在\(CP=1\)期间接收输入信号,边沿触发器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,且没有空翻现象
边沿D触发器¶
电路组成¶
把两个同步D触发器放到一起,再通过一个非门把两个\(CP\)端连到一起,就得到了边沿D触发器
可以把主触发器和从触发器的CP想象成两个阀门的开关,就好理解了
下图所示电路图为下降沿有效的边沿D触发器
特性表&特性方程¶
边沿D触发器已无“空翻现象”
包含了异步端的边沿D触发器¶
集成边沿D触发器:74LS74¶
这块芯片是上升沿有效
典例分析¶
边沿D触发器的特点¶
- CP的上升沿(正边沿)或下降沿(负边沿)触发
- 抗干扰能力极强,解决了同步触发器的“空翻现象”
- 功能太少,只有置 1 、置0功能
边沿JK触发器¶
电路组成¶
边沿JK触发器可以有多种结构,为了更好的延续性(由上述边沿D触发器扩展而来),所以呈现该下降沿边沿JK触发器
工作原理¶
特性表¶
可见功能更为丰富了
典例分析¶
集成边沿JK触发器:74LS112¶
典例分析¶
边沿JK触发器的特点¶
- CP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触发
- 抗干扰能力极强,工作速度很高,在触发沿瞬间,按\(Q^{n+1}=J\overline {Q^n}+\overline KQ^n\)的规定更新状态
- 功能齐全,有保持、置0、置 1 、翻转功能,使用方便
\(T\)触发器和\({T}'\)触发器¶
由JK触发器或D触发器构成,主要是用来简化集成计数器的逻辑电路
T触发器¶
T触发器是根据T端输入信号的不同,在时钟脉冲CP作用下具有翻转和保持功能的电路
逻辑符号¶
特性表&特性方程¶
典例分析¶
\({T}'\)触发器¶
\({T}'\)触发器是指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CP时,状态变化一次的电路。它实际上是T触发器的翻转功能,即令\(T=1\)
逻辑符号&特性表&特性方程¶
典型例题¶
触发器之间的转换¶
由于实际生产的集成边沿触发器只有D型和JK型,只介绍如何将这两种触发器转换成\(T\)和\({T}'\)触发器,及它们之间的转换
转换步骤¶
- 写出已有触发器和待求触发器的特性方程
- 变换待求触发器的特性方程,使之形式与已有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一致
- 比较两特性方程,求出转换逻辑
- 画电路图
JK触发器\(\longrightarrow\)D触发器¶
方法二:使用驱动表(只作介绍,感觉求解过程更为复杂了)
JK触发器\(\longrightarrow\)T触发器¶
JK触发器\(\longrightarrow\)\({T}'\)触发器¶
D触发器\(\longrightarrow\)JK触发器¶
D触发器\(\longrightarrow\)T触发器¶
D触发器\(\longrightarrow\)\({T}'\)触发器¶
主从触发器(脉冲触发器)¶
主从RS触发器¶
电路组成¶
工作原理¶
\(CP=0\)或\(CP=1\)时¶
上升沿¶
下降沿¶
\(Q=Q_M\)(跟随),主从触发器状态改变的时刻只在下降沿,但是注意主从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区别,S、R与\(Q_M\)是不跟随的
S和R的四种情况¶
特性表和特性方程¶
逻辑符号¶
主从触发器的翻转问题¶
所以在主从触发器的题目中,可以同时画出\(Q_M\)的波形图,通过对比\(Q_M\)与CP下降沿画出Q的波形
典例分析¶
主从RS触发器的特点¶
优点
- 主从RS触发器状态的翻转发生在CP脉冲的下降沿,状态最多改变一次,而在\(CP=1\)期间触发器的状态保持不变,从而解决了空翻现象
- 将主从RS触发器用于时序电路中,不会因不稳定而产生震荡
缺点
- 在\(CP=1\)期间,主触发器的状态仍然会随着R和S的变化而多次改变。将会导致在CP下降沿到来时,触发器状态的变化与特性表不符
- 信号输入端R和S之间仍然有约束,限制了使用
主从JK触发器¶
电路组成¶
把S端看作J端,把R端看作K端即得主从JK触发器
工作原理¶
特性方程:\(Q^{n+1}=J\overline Q^n+\overline KQ^n\)(和边沿JK触发器一样的)
逻辑符号¶
一次变化问题¶
如果在高电平期间J和K的值发生变化,则需要考虑一次变化问题
\({Q}'\)为没有尖峰干扰信号的情况
主从JK触发器的特点¶
- 功能齐全,有保持、置0、置 1 、翻转功能,使用方便
- 信号输入端无约束
- 在\(CP=1\)期间,触发器J、K端接收输入信号,并且要求输入状态保持稳定。若在\(CP=1\)期间输入端出现干扰信号,可能会使触发器的状态出错
所以其实在后续的使用中都是以边沿触发器为主
触发器例题¶
分析:触发器\(FF_0\)、\(FF_1\)的脉冲端接在同一个CP,属同步时序逻辑电路(后面会讲)
- 触发器\(FF_0\):\(J=K=1\),是将JK触发器转换为\({T}'\)触发器
- 触发器\(FF_1\):\(J=K=T= Q_0\),是将JK触发器转换为\(T\)触发器
在下降沿同时也变化,到底是看作0还是看作 1 ?从工作原理出发,由于是锁存前一时刻的值送到输出,所以是看下降沿前一时刻的值来决定\(Q_1\)的变化
分析:触发器\(FF_0\)接到CP、\(FF_1\)接到\(\overline Q_0\),属异步时序逻辑电路(后面会讲)
触发器\(FF_0\)、\(FF_1\)都是将触发器的\(\overline Q_0\)端引回输入端D,即\(Q^{n+1}=D=\overline Q^n\),是将JK触发器转换为\({T}'\)触发器,但触发脉冲不一样